HONDA的双翼标志:源自本田宗一郎的「翱翔世界」理念

HONDA的双翼商标拥有悠久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HONDA创立前的1947年A型车款。自1988年开始,现行的商标设计使用至今,而其演变过程充满不同的变化,现在就让我们娓娓道来。

 

双翼商标寓意着鹰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的翅膀

 HONDA的双翼商标蕴含了创办人本田宗一郎的理念,他曾表示:「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日本第一,而是世界第一。希望能够突显出像鸟一样展翅高飞,到世界各地翱翔的形象。」因此双翼商标将HONDA摩托车的形象与鹰和希腊雕塑中胜利女神的翅膀相结合,成为双翼商标的象征。而现行双翼商标的原型出现在1955年的Dream SA型车款上,是一个单翼的商标,为了强调速度感,商标被放置在油箱两侧与行进方向一致。

HONDA摩托双翼商标:源自本田宗一郎的「翱翔世界」理念

A型(1947年)是本田公司在成立前一年首次推出的自行车辅助引擎产品。

A型到早期的Dream E型(1951年)的机翼标志逼真地描绘了一个飞翔的人。 从这个时代开始,标记似乎就一直面向左右的行进方向。 此款A 型的日期为1948 年。

A型到早期的Dream E型(1951年)的标志逼真地描绘了一个飞翔的人。从这个时代开始,标志似乎就一直朝向车辆的行驶方向且左右对称。

Benly J型(1953年)改为鸟展翅高飞的设计,前挡泥板上的铭牌是本田先生指示的,强调「世界飞翔」的形象。

这是Benly JC57(1957)的标志,双翼张开象征着「飞向世界」的理念。此后,本田从1959年开始参加世界GP大奖赛。

Dream SA型(1955年)采用了本田首款OHC引擎,将单翼标志置于油箱的左右,与行驶方向一致。成为现今标志的根源。

双翼标志的灵感来自罗浮宫博物馆展示的胜利女神-NIKE尼刻像的翅膀。

本田于1959年首次参加世界GP—曼岛TT,并于1961年首次取得冠军。双翼标志在插画和市售车辆与赛车间有不同的使用方式。

插画风格于1960年代开始使用

大约在1960年代开始,HONDA采用了插画风格的双翼商标,并于1964年成为本田技研的内部技术规格(HES)标准制定,而单翼的商标则被固定在摩托车油箱上。在1970至1980年代这段时间,有时会省略「HM(Honda Motor)」的字样,并设计出多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。直到创业40周年的1988年,现行的双翼商标才被提出并设计完成。

双翼商标于1964年被定为本田内部规格,并于1968年申请商标。照片为1969年的Dream CD250。

20世纪70年代,车型多元化。 XL125S(1972年)是第一款把HM字母消失的车,翼标和HONDA标志是一套的。 这种设计被应用到越野车型上。

在1970年代,HONDA车型更加多元化。XL125S(1972年)是第一款HM字样消失的车,取而代之是与HONDA标志相结合的翼型标志。这一设计被应用到越野车型上。

20世纪80年代,随着摩托车热潮导致市场迅速扩张,产品标志的种类不断增多,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,但是这种混乱促发本田考虑统一标志的契机。

全球本田员工征集新商标:1987年的挑战 

1987年本田宗一郎提出新双翼商标的设计要求,认为「现有的商标感觉有些过时,而且种类太多了,希望考虑一个能统一用于所有二轮产品,像四轮汽车一样的商标。」于是成立了专案小组。

 

专案小组向全球HONDA员工公开征集设计意见,共收到约7800件作品。最优秀的作品由纪章(きのあきら)先生创作,其设计被评价为「直线感优秀,具有速度感和可视性,同时承袭了现有双翼商标的传统」。

 

获奖的纪章先生解释了他的设计意图:「我不想改变过去双翼的轮廓,我最想表现的是摩托车的速度感,为了具体表现这一点,我在双翼内部添加了连续的横向直线来具体呈现这种感觉。」

2001年,本田宗一郎先生制定了VI(视觉识别),以视觉方式表达品牌个性。为了提高可视性,翼型标志进行了细微调整。照片为HORNET 900 (2001)。

 

 

「 Webike广州威百客」编辑部编译

相关商品

Holiday Honda,HONDA